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入选全国十大优秀城市更新案例之一,武汉百年

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景恒 通讯员 黄洪波 张晨阳元 10月21日下午,武汉市青山区青山大街上,一位温柔的女孩安静地坐在台阶上,周围都是拿着“长枪短炮”的摄影师。 “咔嚓”的快门声会不断传来,有人不禁感叹:“这里拍得太好了!”在他身后,水泥台阶和红砖墙给老工业区带来了岁月的感觉;墙壁上的涂鸦和精心布置的绿植,散发着青春的气息。今年9月,这条承载着青山记忆的老街经过整修后重新回到公众视野。 10月18日至19日,在武汉召开的第九届城市更新大会上,揭晓了全国城市更新十大优秀案例,青山古镇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成功入选。翻新后的青山麦n 街道交叉口。明清时期,依托长江码头,这条200多米的街道成为商业枢纽。 20世纪50、60年代,随着武钢建设的拉开帷幕,这里成为青山最繁华的商业中心,不远处的新民街,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。随着城市发展重心转移,该地区于2014年被纳入房改计划,居民一一搬入,喧嚣逐渐平静下来。 2023年,武汉市启动“城市更新年”,青山古镇地区已初见端倪。改造前的青山大街。保存文化记忆是转型的初衷。街道工作人员深入大街小巷,系统梳理“雨天积水、夜间漆黑、管道杂乱”等问题。他们终于抛弃了lar大规模拆建,并将更新路径定义为“修旧如旧”。如今,走在街上,清代的石板路被精心保留,青石缝隙还兼具排水功能;老旧的管道全部埋在地下,重现了清晰的天际线。延续了建筑原有的肌理和材质特征,铁质招牌、砖墙、木门等细节都一一区分。 “青山人对这些老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,我们选择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现它们。”湖北汉青文化科技集团总经理唐恒说。设计师还将二楼原有的走廊连接起来,形成俯瞰整条街道的空中走廊,给游客一个新的观看视角。街道两旁,咖啡馆、餐馆、射击场等娱乐场所星罗棋布。不拘一格。 “森林”的装修风格和文艺气息,一家名为“木槿”的咖啡馆开业后立即成为“网红”。它在大众点评青山区咖啡好评榜中名列第一,吸引不少市民专程从汉口、汉阳“过河打卡”。点一杯咖啡,坐在窗边享受慢时光,成为很多年轻人探索老街的新方式。 65岁的张明祥站在街道路口感叹:“我还能看到老街的影子。”他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,怀念曾经河堤两旁的竹床,还有“妈烤糕”、“臭瓜皮”等传统小吃。青山区青山镇街道公管所负责人徐艳兵表示,后续计划是让这些老店重新开业,“学习他们的艺术,让记忆中的烟花传承下去”。同时一时间,“政府帮扶+企业运作+群众参与”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。从推迟垃圾收集、规范非机动车停车,到支持集市、节庆等文化活动,市容市貌和秩序营商环境得到双重改善。面对游客“停车难”问题,有关部门积极组织新建生态停车场2个,新增停车位170余个。 10月21日,青山区城管局在此举办“家门口三保”星级评优表彰活动,吸引众多商户积极参与,旨在培育街区内生文明。据介绍,青山大街还将根据武钢历史打造沉浸式剧场,让老街真正成为连接武钢历史的情感纽带。过去和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