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消息(通讯员 王勤)10月21日在樊城区社保办获悉,近年来,该办作为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《社保办赋权实施方案》试点单位,先后参与工伤认定调查、短期参保人员核对和申领失业金两项新任务 以“强协同、精准核查、优规划”的工作方式,分阶段解决工作难题、交底答卷,为赋能社保领域提供可复制的“繁城经验”。
“前段时间我在车间干活时,不小心被机床夹到了右手,你们主动帮我准备材料,开通了绿色通道。工伤鉴定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,并实时报告医疗费用。您还主动向我们员工明确了工作中的薪资政策。湖北德森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受伤员工王先生感慨地告诉工作人员。
这只是办公室赋权实践的一个具体例子。
重点合作破局、损害认定和工作调查“必须负起重任,冲在最前线”。鉴于工伤认定调查专业性强、工作量大,办公室以“深化合作”为重点,着力构建高效工作机制。
关联协作创造了强大的协同效应。积极与工伤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,打破业务壁垒,从统一排查标准、疑难案件会商到结果同步反馈,实现工伤事故的协同处置。采用“分工不分离”模式,确保侦查流程高效衔接。
数据领先彰显责任。通过密切的配合机制和扎实的执法能力,该办公室坚定地把查处市级工伤事故的重任交给了它。 2025年1月至2025年9月,完成悔改案件228起,占市级案件总数(416起)的54.8%。 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,共立案查处案件290起,占市本级案件总数(508起)的57.1%。继续保持市级领先地位,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“排头兵”作用。
注重准确核实,失业救济金管理做到“详细检查、严格管理”。重点抓好人员核查工作对参加短期保险、申领失业救济金等情况,该办公室以“全链条正确”为目标,循序渐进推进核查工作,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的疑点。
行动消除历史疑虑。对有关部门提供的65个2020年至2024年疑点数据,一一建立核对台账,鼓励35个相关单位通过电话核对、上门走访等方式提供佐证信息,确保历史问题“有声有色、万事皆定”。
添加了新的数据“动态”处理。积极扩大核查范围,分4批筛选企业,分批完成24家申领失业救济金单位专项核查; 2025年1月至2025年9月,共新增71个疑点失业救济金数据,并将结果反馈至市就业局u 按照程序,实现“受理即核查、核查即反馈”的动态管理模式,建立失业救济金发放“安全线”。
优化锚定问题,在后续工作中“明确目标,提质增效”。面对现有人员不足、失业核查服务不足等问题,办公室提前谋划、有针对性地发力,明确下一步工作,推动赋能不断深化。
在确定与工程相关的损害后,将提高出价。打破地域和案件类型限制,深化与工伤部门的深度合作,以“全年完成调查260余起”为主要目标,通过优化人员调度、加强业务培训等加大干预力度,努力发挥作用ilot 的作用达到更高标准。
失业核查再次扩大。提高工作主动性。一方面,对于已接受的可疑数据,要尽快调查取证,确保核查效率;另一方面,要加强与市就业部门的定期对接,积极收集申请人信息,筛选核查单位,解决业务不足的问题,推动核查工作由“被动接待”向“主动挖掘”转变,实现提质增效。